2017年6月12日,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出席大會并作重要講話,他表示將從國家戰略高度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
苗圩指出,前期工信部在智能網聯汽車及相關行業發展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陸續印發了中長期發展規劃、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車聯網和5G發展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初步確定5G頻率規劃及測試頻段,支持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測試,研究編制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起草上路驗證管理規范,搭建上海、重慶、北京等示范測試區。
近日,工信部正在加緊研究促進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在制造強國領導小組下建立部際協調機制,下一步將重點在加強頂層設計、制定標準法規、突破關鍵技術、升級基礎設施、加強國際交流、提升信息安全等幾方面開展工作。
苗圩強調,智能網聯汽車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參與、協同推進,聯盟應積極發揮作用:一是把握方向,發揮行業發展支撐作用;二是搭建平臺,提供行業公共服務;三是創新機制,推動產業協同創新;四是推動融合,建設新型產業生態體系。
苗圩表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需要各行業、各單位的精誠合作、共建共享。希望在聯盟的平臺上,行業企業、聯盟成員強化整體意識和合作精神,找準自我成長與產業發展、國家戰略的契合點,加強交流,相互啟發,發揮各自優勢,開展技術、業務、人才等全方位的合作,加快共性技術的科研攻關和產業化,共同推動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健康有序發展。
13日,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戰略部署,加快推動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發揮技術標準的引導和規范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組織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建設工作,形成了《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17年)》(征求意見稿)(全文請點擊閱讀原文)?,F公開征求社會意見。
征求意見稿提出,根據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現狀、產業應用需要及未來發展趨勢,分階段建立適應我國國情并與國際接軌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
到2020 年,初步建立能夠支撐駕駛輔助及低級別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定3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重點標準,涵蓋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人機界面等通用技術以及信息感知與交互、決策預警、輔助控制等核心功能相關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促進智能化產品的全面普及與網聯化技術的逐步應用;到2025 年,系統形成能夠支撐高級別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制定100項以上智能網聯汽車標準,涵蓋智能化自動控制、網聯化協同決策技術以及典型場景下自動駕駛功能與性能相關的技術要求和評價方法,促進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化+網聯化”融合發展,以及技術和產品的全面推廣普及。
通過建立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引導和推動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和產品應用,培育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自主創新環境,提升整體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構建安全、高效、健康、智慧運行的未來汽車社會。